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以下簡稱我院)為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直屬科研事業單位和技術支撐單位,成立于1953年,是一個具有50多年歷史的地質礦產科研單位。我院現有在職職工495人,其中大學本科及其以上學歷人員占80%以上,碩士研究生學歷以上的有191人,有多人被評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突貢專家、重慶市學術學科帶頭人、重慶市百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國土資源部百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各類專家等,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任我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另有長江學者、國家973首席科學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有關領域首席專家等多人被聘為我院客座研究員、學術委員會成員、科技顧問,初步形成了重慶市乃至西南地區地質礦產和地質環境人才高地。
目前,我院科技基礎平臺擁有“三中心、兩室、兩站、一會”,即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研究中心、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頁巖氣研究中心、國土資源部重慶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外生成礦與礦山環境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全國頁巖氣先導試驗區項目管理辦公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慶市煤炭質量監督檢驗站、全國煤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礦井水質與廢物資源化分會。此外,我院還是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單位、煤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分析標準物質定值單位、重慶市科委批準的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依托單位和國家基金委批準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依托單位。
我院按照基礎性、公益性地質礦產工作、科研工作與市場經營并重的發展定位,立足于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礦產和地質環境的迫切要求和需要,不斷開拓進取,開展的主要工作有:基礎地質研究(包括礦產地質,農業地質,生態地質,水、工、環地質);國家、行業以及地方標準研究、制訂與修訂;地質災害基礎理論研究;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礦產資源勘查與技術服務;環境影響研究與評價;安全評估評價;實驗測試分析;地質調查與評價;固體礦產勘查與勘查工程施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編制,礦產資源儲量檢測與核實;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巖土工程(勘察、測試、咨詢、監理),水文地質勘察,工程測量;土地整理方案設計與施工;礦山設計,礦山安全程度評估及評價;計算機數字化及軟件開發等。
為適應快速發展的需要,擬招聘以下中層管理崗位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