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創建于2002年4月,是經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獨立學院)。2020年6月18日,在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見證下,廣西民族大學與吉利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教育集團)簽訂合作辦學框架協議,共同推動相思湖學院轉設成為獨立設置的非營利性民辦普通本科學校——南寧數字科技學院。2023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同意,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的舉辦者變更為“廣西民族大學、吉利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學校位于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的新校區于2021年10月正式啟用,距離南寧吳圩國際機場15公里、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4公里,規劃建設的5號地鐵沿長線途徑學校,交通便捷。經過22年創新發展,學校目前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金融科技、虛擬現實、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藝術等44個本科專業,形成數字科技類、數字人文類、數字藝術類、數字經濟類、數字治理類五大學科專業集群。截至2024年4月,有來自全國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21000人。
學校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熱心高等教育事業的師資隊伍。近年來,學校共獲得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項。在全區民辦高校當中,成為第一個連續兩屆獲得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一個獲得全區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第一個連續4年獲得廣西區大學生“互聯網+”大賽金獎、第一個對等招收留學生的獨立學院。
辦學品牌得到廣泛認可。近五年,學校生源質量位居廣西獨立學院前列。在廣西招生的提前批美術類、體育類、播音類、編導類、普通批文史類等5個類別的錄取分數一直位居廣西同類院校第一名;普通類理工科位居第二名。學校先后獲得中國民辦教育百強、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試點院校、廣西新建本科學校整體轉型發展試點學校、廣西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校、廣西第二批動漫人才培養基地、廣西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創作培訓基地、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突出單位、南寧市動漫人才培養基地。
“十四五”期間,學校將依托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吉利人才發展集團新舉辦方深厚的高等教育行業背景,深入開展產教融合,重點發展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建設急需的學科專業,著力布局信息與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數字經濟與金融科技、體育文旅康養、汽車產業生態等專業集群,形成多科并舉、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的學科專業體系,實現校門和企業之門的精準銜接,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和健康人格的應用型人才。學校將緊抓獨立學院轉設新機遇,發揮自主辦學、自我激勵、自我約束的體制機制優勢,全面邁入規范發展、高質量發展新道路,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將學校建設成為以數字科技為特色,文理工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產教深度融合,產學研用全面對接,立足南寧,服務廣西,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和東南亞區域的廣西一流、國內知名的應用型本科高校。
收藏
收藏
收藏
收藏
收藏
收藏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