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質量體系管理與戰略規劃
1.質量體系構建與維護
組織建立并持續優化公司文件化質量管理體系(GJB 9001等),監督體系文件的執行與日常管理,定期組織內審及管理評審。
制定公司年度質量目標、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分解至各部門并監督落實,確保質量方針與戰略目標一致。
2.標準與流程制定
主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檢測標準制定,引進先進檢測技術(如光譜分析、膜層均勻性測試),提升檢測準確性和效率。
建立供應商質量評估體系,聯合采購部篩選合格供應商,定期審核其質量表現。
二、質量控制與監督
1.全過程質量監控
監督生產流程關鍵控制點(如鍍膜工藝、光刻精度),制定《光學薄膜質量控制規范》,確保成品合格率≥98%。
審核重大檢驗結果(如LVF良品率、多光譜濾光片成品率),參與不合格品評審并提出改進措施。
2.質量數據分析與改進
每月匯總質量數據(如返工率、漏檢率),編制《質量分析報告》,向技術總監及總經理匯報,提出成本優化與工藝改進方案。
推動跨部門質量改善項目(如降低濺射設備組質量事故率),協調技術、生產部門實施糾正措施。
三、質量事故處理與客戶服務
1.事故響應與追溯
主導重大質量事故(如批量報廢、客戶索賠)的調查與處理,48小時內完成事故分級并追溯責任,提交《根本原因分析報告》。
建立客戶投訴快速響應機制,組織團隊處理投訴并制定預防方案,確保客戶滿意度≥95%。
2.危機管理
制定質量風險應急預案(如工藝失控、設備故障),定期組織模擬演練,降低停產損失。
四、團隊管理與能力建設
1.團隊建設與考核
制定部門年度培訓計劃(如光譜檢測技術、質量工具應用),承擔部分課程講授,提升團隊專業能力。
實施績效考核(如質檢報告準確率、漏檢率),對質管室、工藝監督室主管進行月度評估與反饋。
2.跨部門協作
協調技術部優化工藝參數,聯合生產部制定《質量異常處理流程》,確保質量問題閉環管理。
代表公司對接政府質檢部門(如吉林省市場監管廳),完成產品認證與合規審查。
五、持續改進與文化塑造
1.質量文化建設
推行“零缺陷”理念,組織質量月活動(如技能競賽、案例分享),強化全員質量意識。
建立質量激勵機制(如“質量標兵”評選),對提出有效改進建議的員工給予獎勵。
2.技術創新支持
主導引入AI質檢系統(如光學薄膜自動缺陷檢測),推動質量管理的數字化升級。
任職要求
一、教育背景與資質
1.學歷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質量管理、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工業工程或相關理工科專業優先。
2.資質認證:持有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證書(如ISO 9001、ISO 14001等),具備國家注冊質量工程師(CQE)或六西格瑪綠帶/黑帶認證者優先。
二、工作經驗
1.行業經驗:需具備3年以上光學薄膜、精密制造或電子/機械行業質量管理經驗,熟悉研發、生產、供應鏈全流程管理。
2.管理經驗:至少2年以上團隊管理經驗,能有效領導質檢、工藝監督等職能團隊,推動跨部門協作。
三、專業知識與技能
1.體系管理:
精通質量管理體系(ISO 9001等)的搭建、維護及優化,具備內審、管理評審及認證對接能力。
熟悉質量工具(如SPC、FMEA、PDCA)及數據分析方法,能通過質量報告指導工藝改進。
2.技術能力:
掌握光學薄膜、濾光片等產品的檢測技術(如光譜分析、膜層均勻性測試),熟悉生產關鍵控制點(如鍍膜工藝、光刻精度)。
了解行業法規及客戶標準(如汽車零部件VDA 6.5、電子產品IPC標準)。
3.數字化能力:熟練使用質量管理軟件(如QMS系統)、辦公軟件及數據分析工具(如Minitab)。
四、核心能力要求
1.體系構建與執行:能制定公司質量方針、目標及年度計劃,分解至部門并監督落實,確保質量達標率≥98%。
2.問題解決與改進:
主導重大質量事故(如批量報廢、客戶索賠)的根因分析,48小時內提交改進方案并閉環管理。
推動質量改善項目(如降低濺射設備組事故率),協調技術、生產部門實施糾正措施。
3.團隊管理與協作:
制定部門培訓計劃(如光譜檢測技術、質量工具應用),提升團隊專業能力,培訓覆蓋率≥90%。
協調跨部門資源,建立《質量異常處理流程》,確保質量問題高效閉環。
4.客戶與合規管理:
建立客戶投訴快速響應機制,處理時效性達100%,客戶滿意度≥95%。
對接政府質檢部門(如吉林省市場監管廳),完成產品認證與合規審查。
五、職業素養與其他要求
1.職業態度:嚴謹細致、責任心強,能承受高強度工作壓力,適應生產現場巡檢及緊急事故處理。
2.創新意識:關注行業動態(如AI質檢技術),推動質量管理數字化升級。
3.溝通與影響力:具備優秀的跨部門溝通能力,能通過質量月活動(如案例分享、技能競賽)強化全員質量意識。